为红豆杉科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arini 的枝、叶。四季可采,秋季更佳,晒干备用。
乔木,高达20m,胸径1m。树皮灰褐色、灰紫色或淡紫褐色,成鳞状薄片脱落;大枝开展;冬芽金绿黄色,芽鳞窄,先端渐尖,背部有纵脊,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。叶质地较薄,披针状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通常呈弯镰状,排列较疏,成两列,边缘向下反曲或微反曲,中上部较窄,先端有渐尖或微急尖的刺状尖头,基部偏斜。雄球花淡褐黄色。种子卵圆形,微扁,通常上部渐窄,先端有小突尖,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,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。花期3~4月,果期翌年8~10月。
分布于景东、云龙、鹤庆、丽江、香格里拉、镇康、德钦、贡山、维西、宁蒗等地。生于海拔2000~3500m的沟边杂木林中。
具清热解毒,凉血,驱蛔虫,消食之功。
含多种紫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及其生物碱。药用有效成分紫杉醇对人体癌Hela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
国产红豆杉树皮、枝叶均含紫杉醇,以本种含量较高。紫杉醇能抑制有丝分裂,阻止癌细胞增殖,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,是迄今国际市场畅销、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,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,是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有利武器之一。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。本种是云南省二级保护植物,需注意保护和发展人工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