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eaux 的子根的加工品。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,除去母根、须根及泥沙,加工成盐附子、黑顺片及白附片3种商品。
块根倒圆锥形, 长2 ~ 4 c m , 径1~1.6cm。茎高60~150(~200)cm,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,等距离生叶,分枝。叶片薄革质或纸质, 五角形, 长6 ~ 1 1 c 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或菱形,急尖,近羽状分裂,小裂片三角形,侧全裂片斜扇形,不等二深裂。顶生总状花序狭长,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;小苞片狭条形;萼片5,蓝紫色,外面被短柔毛,上萼片高盔形,高2~2.6cm,侧萼片长1.5~2cm;花瓣2,无毛,有长爪;距长(1~)
2~2.5mm,拳卷;雄蕊多数;心皮3~5,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。蓇葖长1.5~1.8cm。种子三
棱形,只在两面密生横膜翅。花期9~10月。
昆明、大理、丽江、香格里拉、个旧、文山等地广泛栽培。
味辛、甘,性大热。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具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之功。
用于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心阳不足,胸痹心痛,虚寒吐泻,脘腹冷痛,肾阳虚衰,阳痿宫冷,阴寒水肿,阳虚外感,寒湿痹痛。
子根含异翠雀碱、下乌头碱、乌头碱、中乌头碱、新乌头碱、脱氧乌头碱、棍掌碱、去甲猪毛菜碱等。具有抗炎、镇痛、降血糖、强心、局部麻醉及抗癌等作用。
本种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下品。收载于2010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一部。在历代本草中,附子的应用非常广泛,是一种重要的温里药,《本经》称它为“百药之长”,张景岳称其为“药中四维”。其药效较好,但毒性也较大,在应用时应该慎重。附子配伍应用较多,与附子相关的中药也较多,有乌头、天雄、侧子、乌喙等,在应用时应注意